做饭,洗碗,陪空巢老人聊天……这是河南大学学子程鑫寒假返乡后的日常生活。他的到来,给老人冷清的家添了很多温暖。“空巢老人需要的很简单,那就是陪伴。”1月31日,程鑫深有感触地说。
帮扶一位老人、关爱一名留守儿童、发挥一次专长……这个寒假,省委教育工委、省教育厅开展的“越团结豫有力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,将“关爱你我他(她)·温暖千万家”行动落在小事、落在实处,得到了全省各地各学校的积极响应。截至目前,全省400余所学校学生累计参与人数达16万人次,在全省学生群体中掀起了志愿服务的热潮。
这堂思政大课点燃青春激情
“河清海晏,是因为我们为他人拂去阴霾;大地春回,是因为我们种下过爱与希望。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,从关心身边小事做起,从关心一个老人、爱护一个孩子、发一张传单、送一盒药做起……贡献青春力量,相逢国泰民安。”
寒假伊始,省教育厅发布致全省高校返乡大学生的一封信,激励青年学子“为家国无恙、为烟火寻常贡献青春力量”。
紧接着,“越团结豫有力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寒假主题思政课于1月9日至11日在线上举行。包括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、河南省思政课名师、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在内的14名全省思政教育骨干,分别以“自我情绪的调控与疏导”“思政微课: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22”“寒假居家如何健康生活、学 面貌。
河南科技大学学生郑皓严在小区帮忙分拣快递,听到大家说“这孩子能顶事”,他更加热血沸腾:“温暖可以传递,那一声声‘谢谢’给了我更多动力。”
安阳师范学院学生赵一帆在假期当起了“代理家长”,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,他说:“我更加理解了责任的含义。”
许昌学院学生赵烁佳为村里的老年人义务听诊、测量血压,她感慨:“我们要发挥医学生的专业作用,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。”
这个寒假,一道道忙碌的青春身影,汇聚成一股股冬日的暖流,温暖着家乡故土,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着“越团结豫有力”的青春力量。记者 史晓琪 本报通讯员 王琼琼
标签: